基于电火花技术在圆棒工件表面加工旋转三维结构的方法
实质审查的生效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火花技术在圆棒工件表面加工旋转三维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导电材料作为工具电极;将工具电极的表面加工平整;在工具电极的表面加工出加工沟槽;去除工具电极表面的毛刺;预备一装有电火花加工介质的箱体,将工具电极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并浸入电火花加工介质,再将箱体固定到数控加工中心的移动平台上,通过机床主轴夹紧固定圆棒工件,使圆棒工件和工具电极分别接高频脉冲电源的负极和正极;使圆棒工件逐渐向工具电极靠近,对圆棒工件进行电火花放电加工。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当高速旋转的圆棒工件先后与工具电极不同深度的位置发生电火花现象,从而去除待加工圆棒工件表面的材料,顺利加工出旋转三维结构。
基本信息
专利标题 :
基于电火花技术在圆棒工件表面加工旋转三维结构的方法
专利标题(英):
暂无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739A
申请号 :
CN202210064747.8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申请日 :
2022-01-20
授权号 :
暂无
授权日 :
暂无
发明人 :
刘扬全连漫群徐斌
申请人 :
深圳大学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南海大道3688号
代理机构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
梁姗
优先权 :
CN202210064747.8
主分类号 :
B23H1/00
IPC分类号 :
B23H1/00 B23H11/00
IPC结构图谱
B
B部——作业;运输
B23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B23H
用电极代替刀具,以电流高度集中的作用在工件上的金属加工;这种加工与其他方式的金属加工的组合
B23H1/00
放电加工,即在液体电介质中,采用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一连串迅速重复放电的方法移去金属
法律状态
2022-04-22 :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 B23H 1/00
申请日 : 20220120
申请日 : 20220120
2022-04-05 :
公开
注:本法律状态信息仅供参考,即时准确的法律状态信息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
文件下载
暂无PDF文件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