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学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摘要
用于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豆科植物,生长至85~95天刈割。优化方案中的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采用紫花苜蓿,生长至90天刈割。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中的复合污染物为多环芳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菲和苯并[a]芘。本发明充分挖掘豆科植物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物的潜力,利用豆科牧草的转化、吸收及根圈修复机理,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而设计的一种植物修复方法。该方法选用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三叶草及苕子,应用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以改善植物根区微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或消减效果。
基本信息
专利标题 :
用于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学方法
专利标题(英):
暂无
公开(公告)号 :
CN1792483A
申请号 :
CN200610037639.2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申请日 :
2006-01-06
授权号 :
暂无
授权日 :
暂无
发明人 :
滕应骆永明李振高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 :
210008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代理机构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
栗仲平
优先权 :
CN200610037639.2
主分类号 :
B09C1/00
IPC分类号 :
B09C1/00 B09C1/10 A01C1/00
IPC结构图谱
B
B部——作业;运输
B09
固体废物的处理;被污染土壤的再生
B09C
污染的土壤的再生
B09C1/00
污染的土壤的复原
法律状态
2009-07-15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2006-08-23 :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06-06-28 :
公开
注:本法律状态信息仅供参考,即时准确的法律状态信息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
文件下载
1、
CN1792483A.PDF
PDF下载